(相关资料图)
日常生活中,人们经常会在身边放置一个物品,叫做 “某物”,如“帮我把那个‘东西’放在桌子上”。 为什么不说“帮我把‘南北’拿过来”?
中国古代以坐南背北为最高方向,即南北通道,东西两侧放置物品。 同时,在我国古代,木、火、金、水、土并称为“五行”,分别代表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个方位。 ,即东木,南火,西金,北水,中土。
由上可知,东方属木,代表一切植物,如树木、庄稼等; 西方属金,代表一切金属矿物,如金、银、铜、铁等; 南属火,北属水,中属土。 水火无形,土本身价值不高,不能指物。 木头和黄金最受人们的重视,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质。 于是,人们把代表“木”和“金”的两个方向组合起来,组成了一个词——“物”,代表了世界上所有的物体。
另外,在古代,人们认为“南北中”对应的“水火土”没有价值,因此没有资格进行交易。 古时候,人们把东西放在东西两边,面朝南,背朝北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逐渐用“物”来指代事物。
还有一种说法。 东汉时期,洛阳和长安是两座繁荣的商业城市。 洛阳称“东京”,长安称“西京”。 有些人去东京、西京进货,称为“买东”、“买西”。 久而久之,“东西”成了商品的代名词,于是“买东西”一词流传开来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方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